
焚燒室跟渦輪不僅工作溫度高,而且還接收燃氣輪機在起動跟停機時,因溫度激烈變更引起的熱沖擊,工作前提惡劣,故它們是決定燃氣輪機壽命的要害部件。為確保有足夠的壽命,這兩大部件中工作前提最差的整機如火焰筒跟葉片等,須用鎳基跟鈷基合金等高溫資料制造,同時還須用空氣冷卻來降落工作溫度。
對于一臺燃氣輪機來說,除了重要部件外還必須有完美的調節保安體系,此外還須要設備良好的從屬體系跟設備,包含:起動裝置、燃料體系、潤滑體系、空氣濾清器、進氣跟排氣消聲器等。
燃氣輪機有重型跟輕型兩類。重型的整機較為厚重,大修周期長,壽命可達10萬小時以上。輕型的結構緊湊而輕,所用資料個別較好,其中以航機的結構為最緊湊、最輕,但壽命較短。
與活塞式內燃機跟蒸汽能源裝置比較擬,燃氣輪機的重要優點是小而輕。單位功率的品質,重型燃氣輪機個別為2~5千克/千瓦,而航機個別低于0.2千克/千瓦。燃氣輪機占空中積小,當用于車、船等運輸機械時,既可節儉空間,也可設備功率更大的燃氣輪機以進步車、船速度。燃氣輪機的重要缺點是效力不夠高,在局部負荷下效力降落快,空載時的燃料消耗量高。
不同的利用部分,對燃氣輪機的懇乞降應用情況也不雷同。功率在10兆瓦以上的燃氣輪機多數用于發電,而30~40兆瓦以上的幾乎全部用于發電。
燃氣輪機發電機組能在無外界電源的狀況下疾速起動,機動性好,在電網中用它帶動尖峰負荷跟作為緊急備用,能較好地保障電網的保險運行,所以利用普遍。在汽車(或拖車)電站跟列車電站等挪動電站中,燃氣輪機因其輕小,利用也很普遍。此外,還有不少利用燃氣輪機的便攜電源,功率最小的在10千瓦以下。
燃氣輪機的將來發展趨勢是進步效力、采取高溫陶瓷資料、利用核能跟發展燃煤技巧。進步效力的要害是進步燃氣初溫,即改進渦輪葉片的冷卻技巧,研制能耐更高溫度的高溫資料。其次是進步緊縮比,研制級數更少而緊縮比更高的壓氣機。再次是進步各個部件的效力。
高溫陶瓷資料能在1360℃以上的高溫下工作,用它來做渦輪葉片跟燃燒室的火焰筒等高溫整機時,就能在不必空氣冷卻的狀況下大大進步燃氣初溫,從而較大地進步燃氣輪機效力。適于燃氣輪機的高溫陶瓷資料有氮化硅跟碳化硅等。
按閉式輪回工作的裝置能利用核能,它用高溫氣冷反應堆作為加熱器,反應堆的冷卻劑(氦或氮等)同時作為壓氣機跟渦輪的工質。
潤滑體系
燃氣輪機潤滑油體系是任何一臺燃氣輪機必備的一個重要的幫助體系。它的作用是在機組啟動、畸形運行以及停機進程中,向正在運行的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的各個軸承、傳動裝置及其從屬設備,供給數量充分的、溫度跟壓力適合的、清潔的潤滑油,以確保機組保險堅固地運行,避免發生軸承燒毀、轉子軸頸過熱曲折、高速齒輪法蘭變形等事變。此外,部份潤滑油可能從體系分流出來,成為液壓油體系的油源,或經過濾后作為把持油體系的用油。
結合輪回發電裝置的潤滑油體系有多少種不同的配置,對于單軸機組,燃氣輪機與汽輪機共用一套潤滑油體系;對于多軸機組,燃氣輪發電機組與汽輪發電機組可能共用一套潤滑油體系,也可能各自單設一套潤滑油體系,這要視機組的總體安排而定,不過,因為電站分期樹破的須要,大多數多軸機組采取各自單設一套的方法;還有一種航空衍生型的燃氣輪機,因為燃氣初溫很高,其燃氣發生器懇求應用品質更高的潤滑油,因此燃氣發生器單獨設一套潤滑油體系,而能源渦輪與發電機另設一套,前者用合成油,后者用礦物油。
單就潤滑油體系而言,不管是共用體系還是分設體系,其設計原理是一樣的。全部潤滑油體系的組成應包含下列一些設備:
潤滑油箱
潤滑油箱可設在機組的一個或多少個底盤內,也可能設計成單獨的容器。當油箱由多少個容器組成時,應在它們之間用管道連通以均衡油箱內的壓力。油箱除了起貯油的作用外,還擔當著分別空氣、水分跟各種機械雜質的任務。油箱中油流速度應盡量緩慢,回油管應安排在瀕臨油箱的油面,以利于油層內空氣逸出。油箱的容量越大,越有利于空氣、水分跟各種雜質的分別。通常用輪回倍率K(全部潤滑油每小時經過油箱的次數)表示體系容積的絕對狀況,以Q表示體系的每小時油的容積流量,V表示體系的容積(油箱+管路),輪回倍率K=Q/V.通通例則K=8~10,最大不超出12.這是為了使從體系回來的潤滑油,有足夠的時光將其夾帶的空氣、水分分別掉。不過,為了結構緊湊,避免因油箱體積過大而使設備笨重,多數機組油箱容量偏小,這迫應用戶要抉擇分水機能更好跟空氣開釋值較小的潤滑油。
主潤滑油泵
這是機組畸形運行時的工作油泵,可能由主機經過幫助齒輪驅動,也可能由交換電念頭驅動,大型機組為了簡化結構多采取電動。油泵的容量依據體系總的用油量、調節閥門溢流量跟管路的泄漏量決定。主油泵常用的有齒輪泵跟螺桿泵,也可能是離心泵。
幫助油泵
這是機組啟動跟停機時的工作油泵,或在主油泵出弊病時投入應用,通常由交換電念頭驅動。此泵多采取浸入式離心泵。其壓力跟容量個別跟主油泵雷同或略微高一些。
應急油泵
該泵在停機時因幫助潤滑油泵弊病而投入,或因失去交換電源而投入,或因主、輔泵都不能工作機組緊急停機而投入。定量黃油機為軸承、汽車、電機、港口,機械,車間生產線、工業設備、鋼鐵等行業中定量加注油脂而設計的。該定量注脂系統具有定量準確、效率高、性能穩定,加注油脂操作方便等特點。因為應急泵只在弊病時工作,其壓力跟容量個別較小。也有的潤滑油體系用高位油箱調換應急油泵。
潤滑油流過各潤滑點(軸承、齒輪等)后溫度回升14~33℃(設備減速齒輪時溫升可達33℃),因此,從體系回來的潤滑油必須冷卻以保障適合的供油溫度。利用較為普遍的仍然是管式冷油器。常用的冷卻方法為水冷,其次是氣冷,氣冷的優點是不須要冷卻水,可在缺水地區應用,但因為空氣的傳熱系數比水的要低得多,因此空冷式冷油器體積絕對要宏大得多。在采取水冷方法時,經常設置兩個并聯的可切換的冷油器。
主潤滑油濾多采取兩個并聯的可切換的濾油器。主油濾應設置在冷油器的下游。
除上述的設備之外,潤滑油體系還須要有閥門、孔板、溫度開關、壓力開關、油箱液位唆使器、潤滑油加熱器等各種組件跟設備,以保障體系畸形、保險、堅固地工作。
為保障對燃氣輪機及其驅動的設備供給良好的潤滑,除了有設計完美的潤滑油體系外,抉擇機能優勝的潤滑油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早期燃氣輪機因為渦輪進口溫度不是很高,其所用的潤滑油基本與汽輪機用油不合,但隨著渦輪進口溫度的不斷進步,燃氣輪機對潤滑油品質指標的著重點與汽輪機的著重點明顯不同,燃氣輪機強調的是油的高溫抗氧化機能,而汽輪機則器重油的抗乳化機能(分水機能)。不少廠商正在研制上述兩種機能均優的結合輪回用油,特別是同一潤滑油體系的單軸機組的用油。潤滑油為基礎油增加防銹、防腐、抗氧化等各種增加劑后的制成品。基礎油可能是礦物油,也可能是合成油。因為合成油純度高,其機能及應用壽命均優于礦物油,但價格個別為礦物油的2~3倍。評估潤滑油優劣的機能指標有油的物感機能、名義機能跟氧化機能三個方面,對此燃氣輪機制造廠商會提出抉擇倡導。
&對潤滑油的懇求,原則上有下列多少個方面:
1.懇求適應軸承、齒輪裝置等的啟動、加速、滿轉速及超速等各種工況所須要的潤滑油機能。
2.懇求適應液壓體系如油缸、伺服閥等所須要的液壓油機能。
3.熱傳遞油機能。能把軸承、齒輪裝置等各種熱名義的熱量接收,并將其傳輸給潤滑油換熱器(冷油器)。
4.在一定溫度跟壓力下工作、靜止或貯存狀況都存在牢固的物感機能、名義機能跟氧化機能。黃油機廠家主要分類為:1.氣動黃油機;2.手動黃油機;3.腳踏黃油機;4.電動黃油機;5.黃油槍。
5.能適應潤滑體系中及其余用油體系中的各種機械資料,并能維護資料不受腐化。點膠閥廠家電動:包括泵體和驅動部分,隨配定子,安裝簡單。采用定轉子結構設計,密封性能好。
6.存在主動掃除空氣跟水等沾染物的機能。
7.存在一定的抗燃才干等。
在抉擇潤滑油時,除了依照設備制造廠商的倡導之外,應當更著重于下列的機能指標:
1.黏度跟黏度指數
為了常溫下燃氣輪機啟動時確保各軸承的靜壓潤滑跟液壓體系的疾速反應才干,盼望在啟動時潤滑油的黏度不要太高,為此絕大多數渦輪機械抉擇40℃時黏度為28.8~35.2/s的潤滑油,即黏度等級為ISOVG32的潤滑油。在燃氣輪機畸形帶負荷運行時,軸承縫隙內的工作溫度有可能高達120℃以上,此時懇求油的黏度高一些。為此,應抉擇黏度隨溫度變更較為平緩的、即黏度指數較大的潤滑油。這里倡導油的黏度指數在100以上,至少不應小于90.
2.氧化安定性
燃氣輪機工作時,潤滑油受到激烈的熱氧化作用,汽輪機油常用的揮發型防銹抗氧化劑對燃氣輪機用的潤滑油已不適合。對于在溫度高于260℃的環境中工作的軸承,文獻49中明白規矩其應用的潤滑油中不宜含有DBPC(二叔丁基對甲酚)一類的揮發型抗氧化劑。對于氧化安定性,傳統的考察指標是油氧化后酸值達2.0mgKOH/g時所須要的小時數(國外常簡稱為TOSTLife,即總的氧化牢固性實驗壽命),在燃氣初溫不是很高的狀況下,僅考察這一指標已足夠,而且只須要其在2000h以上就可。
然而,因為TOST是在95℃的實驗前提下結束,而這一溫度與燃氣輪機軸承的工作溫度頗有間隔,對新一代燃氣初溫更高的燃氣輪機,光考察TOST曾經不夠,因此增加了油的旋轉氧彈實驗指標,以便在更高的溫度下考察油的機能。旋轉氧彈實驗的溫度為150℃,比TOST要高得多。
3.破乳化值,也稱分水機能
這是指油跟水的分別才干,丈量的辦法是在專用的試管內放入40mL的油跟40mL的水,按規矩的實驗程序混淆,而后丈量油水完全或基本完全分別的時光(min),油水分別的水平可能是40-37-3.40-40-0等。對于燃氣輪機,這不是十分強調的機能指標,因為在燃氣輪機中,潤滑油被水(或蒸汽)沾染的可能性不大。而在汽輪機中,油水混淆的可能性很大,對油的破乳化值不能疏忽,其指標至少是油水分別至40-37-3,時光不大于15min.對于結合輪回發電裝置,假如燃氣輪機與汽輪機共用潤滑油體系,則必須兼顧油的高溫機能跟分水機能。
4.空氣開釋值
因為大多數燃氣輪機的軸承均應用密封空氣,因此軸承的回油中必定會混進空氣。這些進入油層中的空氣,必須要在油回到油箱后的短暫停留時光內從油層中開釋掉。在抉擇潤滑油時,其空氣開釋值應不大于油在油箱內輪回一次的時光。
5.起泡機能
起泡機能與空氣開釋值是兩個彼此關聯而又輕易混淆的概念。切實空氣開釋發生在油層之內,泡沫則產生于油的名義之上。通常認為,在油面上形成5mm的泡沫是畸形的。但泡沫過多,油箱的通(排)氣口充滿泡沫時,就會因妨礙空氣的排放而導致重大的結果。因此油的起泡機能至少應合乎個別汽輪機油的標準。
除此之外,新油的色彩應淺,以不超出ASTMD1500中的2.0為宜。對于帶有負荷齒輪箱的機組,必須考慮油的承載才干,應抉擇承載才干(FZG)7級以上的油。
以上內容均依據學生實際工作中碰到的問題收拾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