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點膠量的巨細。 根據工作經驗,點膠直徑的巨細應為焊盤間隔的一半,貼片后點膠直徑應為點膠直徑的1.5倍。這樣,可以確保滿意的粘接劑粘接部件,避免粘接劑浸染焊盤。粘合劑量由螺旋泵的旋轉時間長短選擇,實習中應根據生產狀況(室溫、粘合劑的粘性等)選擇泵的旋轉時間。 2.點膠壓力。 當時使用的分配器選擇螺旋泵供應分配針的分配器,為了滿足分配器供應螺旋泵的壓力(以美國CAMALOT5000為例)。背壓壓力過大,粘合劑溢出,粘合劑量過多的壓力過小,粘合劑的斷續表象、漏點、缺點。應根據同質膠水、工作環境溫度選擇壓力。環境溫度高的話粘度會變小,流動性會變好。此時,如果需要降低背壓,就可以確保粘合劑的供給,反之亦然。 3.粘接溫度。 通常,環氧樹脂粘合劑應保存在0-5℃的冰箱中,運用時應提前1/2小時取出,使粘合劑充分符合作業溫度。膠合劑的運用溫度為23℃-25℃的環境溫度對粘合劑的粘度有很大影響,溫度過低粘合劑會變小,粘合劑會顯示拉絲。環境溫度差5℃的話,50%的粘合量會變更。因此,必須控制環境溫度。一起確保環境的溫度,濕度小的粘合劑容易干燥,影響粘接力。 4、膠水的粘度。 膠水的粘度直接影響膠水的質量。粘度大的話,粘度會變小,拉絲的粘度會變小,粘度會變大,焊盤會滲透。在接過程中,應對粘度不同的粘接劑,選擇合理的背壓和粘接速度。 5.氣泡。 膠水一定不能有氣泡。小氣會構成許多焊盤沒有粘合劑,每次中途交流粘合劑時,請排出連接處的空氣,以免顯示空氣。關于以上各參數的調整,根據點和面的方法,任何參數的變更都會影響其他方面,一起發生缺點,可以在多個方面構成,應對可能的因素逐一檢查,進行清掃。歸根結底,生產中應根據實習情況調整各參數,確保生產質量,進出生產能力。